如何看待制造業,制造業有多重要
一、制造業重要嗎
幾年前,格力的董明珠曾經和小米的雷軍打了個賭。董明珠說,如果五年以后小米的營業額超過格力,她就輸給雷軍10億元。
董明珠打這個賭,顯然是因為她對廣受熱捧的互聯網新經濟很不服氣、不以為然。作為制造業大企業的董事長,董明珠認為制造業更基礎更重要。隨后,娃哈哈老板宗慶后也加入論戰,說虛擬經濟不能搞過頭,否則會損害實體經濟。實體經濟,特別是制造業是立國之本、強國之本、富民之本。
從產業劃分來說,互聯網相關行業基本都屬于服務業。即使是手機制造商小米,也并不直接生產手機。他們只是設計和營銷,生產都交由代工工廠。BAT都屬于服務業。他們并不直接制造任何東西。
那么,制造業和服務業,到底有沒有輕重之分呢?如果有的話,哪個更重要呢?
認為制造業更重要的理由包括:制造業雇用了更多的勞動力,解決就業問題;制造業實實在在地生產出了東西;制造業推動了技術進步;制造業能拉動上下游眾多產業等等。
不過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,上述理由都模棱兩可。
服務業或者說虛擬經濟同樣雇用了大量勞動力。實際上,由于服務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產業,同樣的投資額之下,相比資本密集型的重化工業等制造業,服務業雇用的勞動力更多。一個小飯館包括廚子、跑堂、小工等等,要雇上好幾個人,投資可能不過幾萬十幾萬元。可那些投資巨大、技術先進、自動化程度高的工廠,工人卻不多。往往投資很多億,幾百上千人足矣。
全世界雇員最多的企業是沃爾瑪,而沃爾瑪就屬于典型的服務業。他們不制造什么東西,他們只是把別人制造出來的東西賣來賣去。
制造業雖然實實在在地生產出了東西,但似乎并不能說微信、淘寶、快遞提供的服務就是“虛”的。對于人的需求來說,到底是不是實實在在的物,其實并不重要。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并沒有實實在在的東西,但銀行一旦出問題,可是事關無數人的身家性命,一點也不“虛”。
在推動技術進步方面,互聯網就更加突出了。由于發展快,現在中國在很多網絡技術上都已經居于世界前列,甚至遙遙領先。制造業和世界一流水平相比,反倒差距還不小。說到推動技術進步,虛擬的互聯網的作用同樣一點也不“虛擬”。
說到拉動上下游眾多產業,那么,淘寶如果說是第二的話,沒人敢說第一。被淘寶直接間接拉動的產業和就業崗位,多到無法計量。不僅是數量上拉動,淘寶還深刻地改變了很多行業,甚至從無到有地創造出很多行業。把虛擬經濟、服務業和制造業說成是對立的關系,是不正確的。它們是高度的互相促進的關系。
雖然上述為制造業辯護的理由都難成立,但似乎大家還是覺得制造業更加重要。這里要說的是,大家的這種感覺是正確的。對國家和社會來說,制造業確實更加重要。但對制造業重要性的分析,需要從另一個不同的角度展開。
我們從分析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區別入手。
二、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區別
一般把制造業稱為實體經濟,把互聯網、金融業等服務業稱為虛擬經濟。確實,制造業涉及的“物”要比服務業多得多。和制造業相比,服務業都是“輕資產”的。
互聯網公司雖然市值驚人,但固定資產卻不重要,主要就是員工使用的PC計算機和一些網絡設備、辦公家具什么的——有的互聯網甚至是員工自備電腦。
銀行也差不多,有一些辦公設備,但相比銀行的資產總額,這些固定資產并不重要。儲蓄銀行還有一些遍布各地的房產,如果是投資銀行,可能一座小樓足矣。
開個飯館,要投資買廚具鍋碗,但這和開個工廠買設備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投資。而且,服務業的資產往往通用性很強。飯館倒閉,那些廚具鍋碗、桌椅板凳,其他飯館可以拿去接著用。
制造業的企業則不然。工業設備不但投資巨大,而且往往是專用的,一旦投資興建,就很難改為他用,甚至很難移動。比如煉鋼爐、化工管線、汽車生產線等等。
也就是說,制造業和服務業****的區別就在于“實物資產”的輕重不同。制造業有很重的資產,服務業的實物資產則要輕得多。
除了資產結構不同以外,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,制造業也比服務業用到更多的“物”。一家工廠,要持續地運進原材料、各種配料;在工廠里,要用各種設備對原材料進行加工,將之變成各種產品;然后要持續地運出去,發往各地。制造業企業,每天就是在和各種“物”打交道。
而服務業的“物資流”則要少得多。互聯網、金融業主要處理的實際上是各種信息。所以他們的辦公地點又稱為“寫字樓”——他們的主要工作方式就是坐在那里寫字或者敲鍵盤。飯館、超市當然也要每天運進貨品,但那個物資流的規模比工廠要小得多。
“實物資產”的輕重不同,這是制造業、服務業的表面區別,但正是這種表面區別,導致了兩種行業更深層的區別。
由于需要以多種方式和實實在在的“物”打交道,制造業必然和本地、和周圍實實在在的社會有更深的聯系,或者說,對社會有更深入更強烈的依賴。社會方方面面的條件、環境因素,都會通過實實在在的“物”直接影響制造業企業。
比如,制造業企業對各種基礎設施的依賴性更強。如果沒有可以充分保障物流的港口、高速公路、機場、鐵路,很多大型工業企業就不可能開辦。沒有平穩的電力、水資源供應,很多工廠也無法開工。甚至沒有足夠大的場地或廢棄物排放空間,工廠都無法興建。
相對來說,服務業對社會基礎設施的依賴則要輕得多。落后國家里照樣會有五星級酒店。塵土飛揚的劣質馬路旁邊,開個飯館,毫無問題。事實上,落后國家的鑒別標志之一就是,在城市的一片破破爛爛之中,卻有非常高級豪華的消費場所。但是,在這些落后國家中,你很難看到先進漂亮的工廠。
印度雖然在基礎設施上很落后,但這并不妨礙他們通過互聯網成為“世界辦公室”。印度互聯網服務企業需要的只是一小塊封閉園區。“打開門,是第三世界。關上門,就是第一世界”。
沒有電力供應都不要緊,他們可以自備發電機。沒有光纜網,他們可以通過衛星通訊和客戶聯系。數據中心很重要,但數據中心往往在其他地方甚至在其他國家。他們并不依賴高速公路、鐵路、港口、大型倉庫、物流中心、發電廠、垃圾站這些基礎設施。
對華爾街投資銀行的精英來說,除了美國本部的安全、舒適以外,他們對外界的需求可能就只有連接紐約、倫敦、東京、香港、迪拜、法蘭克福等幾個超級大都市的空中航線和城市中的五星級酒店而已。有這些他們就能正常工作,并日進斗金。至于社會其他部分,好也罷歹也罷,對他們來說,都意義不大。
不僅是硬件的基礎設施,對社會的軟環境,制造業和服務業的依賴程度也大不相同。海關的工作效率和廉潔程度,對制造業進出口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,對服務業的影響就小得多。過分嚴厲的環保法規,對某些服務業——比如燒烤業,也有影響,但顯然對制造業的影響要大得多,直接事關生死存亡。
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挑選代工廠的企業,對本地的工業稅收高低與否,就不太關心。而對那些無法輕易遷移的制造企業,本地的稅收水平高低當然非常重要。勞動法雖然對所有企業都適用,但制造業企業受的影響更大。
對服務業來說,罷工等原因造成的停業只是收入損失而已,但制造業的高爐等設備是不能停止運轉的。停工本身就會造成巨大的損失。
總之,由于實實在在的“物”的因素更多,相比服務業,制造業在社會中的“扎根”程度要深得多,因此,制造業對社會硬件軟件環境的依賴程度要高得多。這種依賴程度的不同,才是制造業和服務業最主要的區別。
因為制造業和服務業在這方面的明顯區別,所以,即使社會軟硬件環境不理想,服務業也有可能繼續發展,甚至發展得不錯;但同樣的不理想環境下,制造業卻很難發展,至少不會大規模成功發展。
因此,制造業的重要性,不在于制造業本身。更多地雇用勞動力,更廣泛地產業拉動效應,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,推動技術更快進步……這些,服務業也能做到。制造業的重要性在于,它是社會環境、條件水平優劣的晴雨表、溫度計、測量儀。
只有在一個各方面條件都比較好的社會里,制造業才會高速發展。反過來可以這么說,制造業發達的社會,再差也差不到哪里去。服務業卻沒有這種作用。我們不能根據服務業的水平高低判斷社會環境的好壞。
更進一步說,制造業所高度依賴的社會軟硬件環境,是國家治理的產物。國家治理能力是一個綜合指標,并不能用稅收高低、軍事實力強弱來簡單衡量。國家治理能力強,會在方方面面表現出來——內外部安全條件更好、社會治安更好、基礎設施更完善、政治制度更合理、國家內部同質性交流性更高、國內市場更發達、稅收水平更適當等等。
這些好的條件當然有利于所有人,但尤其有利于本土制造業。所以,你不會找到一個國家治理能力很弱,但本土制造業卻很發達的國家。幾個制造業大國:中國、美國、德國、日本,都是國家能力強、各種基礎設施水平高、軟硬件環境都明顯領先的國家。
也就是說,只要一個國家的制造業強大,這個國家的治理能力一定很強。而一個治理能力強大的國家,不僅制造業強大,他們的方方面面都會好。
反過來則是,如果一個治理能力下降,制造業一定會趨于衰落。同時,衰落的也不會僅僅是制造業,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都會趨于衰敗。
當甲乙兩個事情總是先后發生時,他們之間的因果關系,可能是甲為因乙為果,也可能乙為因甲為果,也可能甲乙同為第三方某個因的果。制造業興衰和國家強盛與否這兩個事情,就同為國家治理能力不同的結果。
三、制造業發達意味著什么
為制造業辯護的人,往往陷入一種誤區,他們要爭辯的,是某個具體的制造業的重要性。類似說法是禁不起追問的。任何一個具體行業都是可以替代的,不顧市場需求和經濟規律,人為維持某個行業,并不可取,即使這個行業是制造業也不例外。
某個具體的制造業不景氣,并不重要,但如果制造業整體陷入衰退,就值得警惕了。這也不是因為制造業本身,而是因為這種衰退表明了一個嚴重事實——這個國家的治理出了問題。
制造業的本土依賴性很強,難以遷移。這個事實的另一面是,只要條件還可以,制造業企業不會輕易遷移,能忍則忍;但制造業一旦出現大規模遷移,即使服務業能取而代之,即使整體GDP沒有出現明顯下滑,甚至還有所上升,這也是一個壞消息。因為這往往表明,這個國家治理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甚至積重難返了。
問題的復雜性在于,當國家治理出現嚴重問題時,如果過去積累的家底比較厚,并且沒有外部威脅,社會不會立刻全面崩潰,某些行業還會畸形發展,但制造業會衰落、社會的許多方面會惡化。人們的整體生活環境會惡化,生產生活的各項成本都會提升。一言以蔽之,生活會變得更艱難,人們的機會將變少。
一個原本制造業發達的社會,漸漸轉向服務業。一般認為這是產業升級,是好事,但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,這很可能并非好事,而是社會環境逐漸惡化的一種表現。原本有利于制造業發展的種種社會條件、基礎設施逐漸惡化甚至喪失。企業家只好逃避到對環境條件不那么依賴的服務業中。
事實上,在英美這兩個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中都可以發現類似過程。
英國崛起于工業革命,是第一個“世界工場”。曾經,英國的工業品行銷全世界,英國制造是優質產品的代名詞。但從19世紀后半期開始,英國的各項社會條件逐漸發生變化,這些變化往往都是不利于制造業的,比如某些重要的政治原則被改變被放棄,民粹觀念的日益興盛,各種利益集團的做大做強。
隨之發生的就是,英國的金融業開始做大,同時工業衰落。輕飄飄的金融業不怎么受到社會環境惡化的困擾。倫敦成了世界金融中心,這或許是好事,但并非巧合的是,大英帝國同時也不可挽回地走上了下坡路。
在英國人開始大玩金融的時候,美國人接過了制造業的接力棒,取代英國,成了世界超級工業強國。美國人干勁十足地修鐵路、建鋼廠、拉電網、制造汽車、打造商船隊……
美國大建西部鐵路的時代
美國工業的強勁發展勢頭一直延續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。這時,美國發生了類似英國當年的事情,各種不利于制造業的社會變化越來越多,結果也是類似的,美國金融開始大發展,而制造業卻開始衰退。
從那時起,美國金融業高歌猛進,一直發展到今天呼風喚雨、財富驚人的華爾街。同時,“美國制造”卻越來越遠離人們的視野。曾經的世界超級工業國家,今天已經讓出了第一工業國的位置。雖然經濟總量上中國還不如美國,但中國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美國。這種超越是意義重大和意味深長的。
理清了相關思路以后,結論也就明確了。制造業整體上興旺是否,是評估國家治理能力的觀測工具。因此,想要重振制造業,恰恰不能直接對著制造業本身下功夫,而要從更高層次的提高國家治理水平上下功夫。
制造業和服務業企業家之間的爭吵,意義不大,可以休矣。除了各自的企業發展以外,大家都要共同關心國家治理能力的高低,這才是所有人事業興旺發達的根基所在。
國家治理水平提高了,各方面的軟硬件條件改善了,制造業自然也就興旺起來。不但本國的制造業企業快速發展,其他國家的制造業企業也會紛紛前來投資建廠。相反,如果國家治理水平沒有提高,只是通過財政補貼、優惠政策等人為手段振興制造業,這無異于拔苗助長,不但不會達到目的,反而只會推動尋租行業、利益集團的發展壯大,進一步惡化國家治理能力,繼而釜底抽薪,從根本上惡化制造業的生存發展環境。
所以,制造業確實重要,但這是因為,制造業是觀測那個更重要的國家治理能力的晴雨表、溫度計、測量儀。對我們大家來說,國家治理能力及其相應形成的社會環境,才是最重要的。雖然這個因素并不總是直接可見的,但它直接決定了我的生活水平和事業發展。
- 上一篇:4Cr13 不銹鋼棒,1.2083,S-136 高級馬氏體鏡 2017/11/25
- 下一篇:6月2日廢不銹鋼行情早間導讀 2012/5/23